让更多的老人“动”起来
董文秀,年逾古稀却能紧跟时代的脚步,读大学、炒股、报考心理保健师,还打算学习电子琴、胡琴……七旬老太越活越年轻。(4月11日《现代快报》)读者快评用时尚赶走孤独
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,董文秀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作出了诠释。生命在于从苦难中提取智慧,从安逸中自找压力;生命在于不断地汲取知识、积极向上;生命在于感受生活、触摸时尚;生命在于使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,即使自己已老态龙钟、夕阳西下。
看着七十七岁的董文秀老人激情演绎的“无穷动”,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,我们还有多少老人在循规蹈矩、坐等生命的尽头?老人需要亲情和社会的关注和关爱,但更需要自救,老有所为,与时俱进才能真正驱赶晚年的凄凉和孤独。5302工厂张殿恩愿天下老人皆欢颜
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难上加难。老实说,大部分老人家可没有董老太太的好福气啊。他们或者因为身体不好,成天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,却没钱上医院,这是医疗保障的缺陷;或者因为儿女不孝,离被赶出家门的日子也不远,这是传统道德沦丧的恶果。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。让这些老人家与董老太太一样过幸福时光就已经很难很难了,更别提学董老太太“炒股弄潮、不为赚钱”的新思维了。
董老太太夕阳正红,但在还有不少老人家处于艰难的境地。但愿他们能早日拥有董老太太的幸福生活!网友末丛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
人生在世,不学习就掌握不到生存的本领,不学习就不能自如地适应现在的社会。恰如七旬老太董文秀所言:“求人不如求己,求己不如求学。”但在我们的生活中,满足于现状的人比比皆是。他们目光短浅,以为凭借手中的那点知识就可以遨游整个世界,以为拥有一门手艺就可以走遍天下。殊不知,现在是信息社会,各种各样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、去掌握。如果不努力,我们就会落伍,就会被社会所淘汰。网友夕阳映柳老龄化问题不难解
我国社会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,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们承担着繁重的养老负担。老年人如何从“依小靠小”的窘境中走出来,走出一片灿烂的晚年生活来,也就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一个话题。学习新知识、接触新事物、接受新观念成为老人们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社会,健康、快乐、充实地安享晚年的“终南捷径”。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像董老这般深感“光阴似箭,时间不够用”,那我相信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。网友竹窗听雨公共资源多关注老者
从董老为了参与各种活动而风尘仆仆全城跑动来看,城市里可供老人们选择和利用的公共资源虽然有所增加,但还是太少了,离老人们太远了。对于腿脚不那么便利,身体不那么硬朗的老者来说,恐怕就算他们有董老那份心,也难有那份力吧。其实社会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儿童、青年,老人的需求同样也应该得到满足,那么,老年大学能否也能像中学一样建一些分校?高校、图书馆、演出机构能否也能送一些资源到社区,到老人们身边?这些是董老,也是她背后更多的热情奋发的老者们对于社会的殷殷期待。